九月一日,學校開學了!
開學日,剛好也是公司宣布,居家上班告一段落,自九月起,大家都回到公司上班。身為一個上班族,我覺得辦公室是一個很特殊的場域,會令人特別感受到「工作」的存在。
開著會議,看著電腦上正在做的資料,用說的、寫的方式,說著自己的觀點,一次次地透過決定,幫助專案往下一步推進。
忽然有一種感覺,其實人生的道路,跟工作的模式是很類似的,我們透過一次次的決定,推疊出了那個即將出現的未來。
以前的我,都會覺得其實「選擇」是最重要的事情,所以把目標都放在增加選擇的的權利,創造出更多的選項,但隨著時間演進以及更多的體驗,不知不覺中,我變了。
現在的我,覺得「做出決定」應該是更重要的一件事情,因為,一個人可以充滿不同的選擇,但最後還是沒有下決定。
這一點我自己有很深刻的體會,因為我過去也是一個常常不做決定的人,而且往往可以說出一套說詞,然後硬是想出一套想法套在自己的身上。
不知道您是不是有這樣的經驗,例如:看了很久的一個課程,卻遲遲沒有去點下報名按鈕。這時候,會跟自己說,先看一下有沒有時間、再看一下金錢是否能夠支應,更甚者,會交給命運,默默在心中這樣想:「如果今天名額滿了,就代表這個課程不適合我。」
在這樣的情況下,如果名額剛好滿,那就真的乾脆了。但是,如果名額沒有滿的話,有時候變得不知所措。要不,就是是需要直接兌現自己對自己的許諾,不然的話,就是再找一個說法。
這樣的狀態,有些人可能沒有經歷過,我在這邊只能抱著佩服跟恭喜的心,讓我投以羨慕的眼光。對我來說,或者剛好是你來說,很多時候是不斷反覆在日常生活中發生。依照我自己的判斷,其實有一種習性可以稱作「我們習慣被決定」。
回顧自小到大的歷程,父母扶養、學校教導很多時候,都是在「替」我們做決定,配合著胡蘿蔔跟棒子的策略,定義出了一種「聽話」,聽話的人可以得到利益,而站在對立一方的人,往往成為制度下面的犧牲者。
這一套制度,看起來好像協助建立了「有效」的運作,令人平安長大,讓我們有機會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,但同時也讓我們習慣,在自主的過程之中,參與了很多、很多、很多別人的陰影。
前幾年有一本暢銷書《情緒勒索》,正好解釋了這一些內容,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了一種價值觀:「好的東西要多拿,壞的東西要避開。」通常不會只有這簡單的一句話,因為伴隨著這句話的後面,對好與壞的價值觀判斷,不是基於一個自主的人,而是從有威權的人產生。
對小孩來說,大人是有威權的,尤其是撫養者,提供我們活下去的機會;對學生來說,師長是有威權的,讓我們能在社會立足;對就職者來說,主管、長官是有威權的,畢竟要靠薪水養活自己;對年邁者來說,照顧者的威權也所向披靡,畢竟吃喝拉撒睡都靠對方供應。
你是否有發現,上面所說的各種狀況,很容易讓「我」消失。我們看到的是別人施予我們權威,提供的選擇,卻忘記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,包含自己。
長久下來,習慣就被養成了,反而無法站在客觀的點上思考,每次要做出一個決定,別人的觀點排山倒海而來,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。在這一刻,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下,生活之中我們是否說過類似這樣的話:「我就是沒有辦法啊!」好似仰天長嘯的抱怨,卻也道出了充滿無奈的心情。
漸漸地,人們遺忘了「做決定」是一個很基於個人,且能夠完全掌握的事情。
就我認為,做決定的可以分三個層次:
- 為自己做決定;
- 為事情做決定;
- 為他人做決定。
其中最重要的,也是我特別想要跟大家分享的,就是「為自己做決定」。
為自己做決定是最重要的,這一點你可以說是自私,但更多時候,我會用「自知」取代。對自己認識的愈清楚,愈能夠為自己做決定。
「認識自己」聽起來很簡單,但其實有些深奧的學問,很多身心靈的工作者都把這一段拿出來講,但有些講得空靈,少了實際的方法;有些講出來了實際的方法,卻也少了關照的邏輯;有些講得很好,但卻提出了很多做不到的建議。
我會這樣建議:「認識自己是時時刻刻的事情,不需要特別匡出一段時間,做什麼特別的練習。」你生活中的片刻,走出來的每一步路,要做的每件事情,都是一個很好認識自己的機會。
每一個判斷,不管是否有意識的情況,都是你自己可以觀察的好機會。透過一次次的觀察,一個生活型態、行為模式的長相,會自然而然地被勾勒出來。
例如,我是一個有完美主義傾向,對於斷捨離很難的人,這一些對自己的陳述都是透過「觀察生活」模式,一步步構築起來。透過自我觀察,我發現自己很常猶豫不決,想要看有沒有最簡單、最快的方式,又常常已經沒有用到的東西,還是會收納在一個地方,不直接丟棄。
這些都是透過對自己生活的觀察,漸漸對產生出來對自己的了解。有了這一層認知,我們就能夠在做決定的時候,減少了許多自我責備。不是消極的每次都說:「啊,我就是這樣的人。」而是更積極地了解,我會這樣做是因為我有這樣的個性,沒有什麼好苛責的,反而要為自己的發現喝采。
而這樣慢慢地累積,可能每此看起都只有一小點,卻正是每一個一小點,讓身心靈都舒緩了一點,少了累積起來的壓力,在未來更將有自信地為自己做決定。
有人稱這叫做自信,有人稱叫做聰明。但我自己認為,這些最好的詮釋,其實是「掌握自己」,進一步的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命。
九月一日,十三月亮共時訊息在「 Kin1 磁性的紅龍」,開始了新一輪的 260 天循環。邀請您,靜下來心來觀察自己的每一天,在每一天的歷程中,你又做了多少決定?你能夠創造出如何的自己呢?
命是可以被創造的,一次次生活中微小或巨大的決定,正在構築著我們的未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