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的是一條漫漫長路,關於找到最適合自己使用的平台跟軟體。之前才剛說了經歷一次大轉換,但隨著時間過去,發現了一些上次沒有想到的地方,所以再度經歷了轉換期。
我覺得這次跟上次最大的差別是,之前會找很多軟體、平台互相堆疊,但使用過一陣子後,發現這樣弄起來蠻辛苦的,雖然我不排斥切換的概念,但隨著最近目標明確,覺得專注的力量是非常重要。
這次的轉換,講結論的話就是我預計會有陣子時間都使用 Typlog 當作主要的入口網站,配合上其他服務,原先使用的 Blot.im 未來就會當作雲端分享跟圖庫使用。
過程中有許多想法與思考,可能無法一次分享出來,但我嘗試先整理一下為什麼經過這多次篤定之後,卻又重新在思考。
拿回專注的力量
自我評估,我屬於一個比較容易分心的人,不過長期的歷程下來,我發現專注才能提供出最大的能量與力量,過去這幾個月,我其實都蠻分心的,有些歷程已經寫在我使用 AppSumo 的歷程當中,大家可以參考。
不知道是否因為共振能量的關係,提醒自己應該要更專注,幾個月前規劃,想要自己解決的事情,現在卻覺得如果有一個平台能夠幫我處理多好。例如有預先設定好的版型、SEO 優化、統計數字等等。當初轉換到 Blot.im 的時候我並沒有想到的場景,但使用了一段時間,發現自己真的是分身乏術在處理這些技術面內容之上。
另外一方面,決定性的關鍵就是,到底我要以什麼為經營主軸,如果我花很多時間在版型、SEO 等等的技術環節,是否跟我想要經營的主軸相符。隨著想要做的軸線越來越清晰,漸漸地發現,時間可以被更有效地利用。
專注內容與創造
今年有一個很大的改變,就是我開始接觸 Python,內心那股程式魂被燃起,相對應的改變了我自己的一些方向。尤其是在網路經營這一塊,對於自己創造有了更多的想法,配合上持續對自己所學的整理,想要走在更實用的路上。
專注的方向就像我寫的 Writing、Coding、Living 的三大主軸,希望能夠好好生活、好好創作,並同時為自己的未來收益的廣度,埋下種子。
我想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寫作、將自己所學的內容數位化跟品味自己的生活樣貌。
其中更重要的一個重點是,讓這些內容是能為大家所用的,而不是單純我一個人在這邊編輯版型等等,對我來說這樣的內容才是現在想創造的步調。
體驗累積的魔力
另外一個很大的體會是:「累積」。以前的我,型態比較像是不斷的更新,很多事情都是過了就忘、做完就算。對於我來說,真實的累積多屬於放在內心的,很少變成有形的內容。
這一點是我的習慣,但我也發現其實可以做一個轉化,放在內心的累積是需要訴說出來的,而輸出的方法,最直接的就是寫下、做出來。回顧過去有一段時間,很常寫文章,很常做些什麼,希望能夠重新體驗跟拿回來。
所以接下來的生活,我會盡量收斂到簡單的一點,單純一點的方式,例如筆記、知識管理就回歸到 Noteplan 3、網站就以 Typlog 為主體,還有更多的收斂,這是第一步,因為這些事情都還在進化中,相信會有更多不同可能讓我們持續創造。
今天就先跟大家講到這邊,歡迎訂閱,下次見!